• 员工情怀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 员工情怀

    中国高尔夫第一球童长——王佐芬

    发布日期:2009/7/13   |   浏览次数:9850   来源:


    深圳高尔夫


         她是中国第一批赴日本学习高尔夫管理的研修生之一 ;
         她是中国300多家球会 、60000多名球童的大姐大 ;
         她从业近24年 ,亲手培养了3000多名球童 ,并向全国各球会输送了2000多名优秀球童 ;
         她被中国高尔夫协会首任主席荣高棠先生称为“中国高尔夫第一球童长” ;
         她是被业界誉为“中国高尔夫运动的摇篮” 、“中国高尔夫管理者的黄埔军校”——深圳高尔夫俱乐部的一名职员 ;
         她与驻港 、深跨国企业高管人员熟识 ,以朋友相称 ,以高尔夫宣传深圳 ;
         她和她的球童们每年接待近十万人来球场打球 ;
         她就是深圳高尔夫俱乐部球童部经理王佐芬 。
         初入高尔夫
         1985年6月1日 ,王佐芬进入深圳高尔夫俱乐部有限公司工作 。说起中国的高尔夫 ,就不得不提到深圳高尔夫俱乐部(以下简称深高) 。1979年 ,“改革开放”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讲还是很陌生 ,这年的12月 ,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尊龙凯时)和香港华联实业公司签署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尔夫俱乐部的相关合同 。可以说 ,是深圳高尔夫俱乐部第一个动手编织起了中国高尔夫运动的摇篮 。从此 ,国内高尔夫行业像雨后春笋般跟进 。
         作为一个舶来物 ,高尔夫来到刚刚打开大门的中国大陆 ,却并不为人所知 ,人们以为不过是一项普通的运动 。刚刚进入高尔夫行业的王佐芬也一样认为 。
         对于高尔夫 ,当时的她是一无所知 。经过两个多月的日语培训后 ,1985年8月 ,她和另外4名同事被派往日本学习高尔夫运作流程及经营管理 。走出国门的她发现 ,原来高尔夫的天地是如此广阔 ,高尔夫的文化如此深厚 ,她暗自下决心 ,一定要把高尔夫管理学好 。在日本川西市能市高尔夫俱乐部 ,经过近半年的强化学习 ,她已经较为详细地了解了高尔夫球会的运作流程 ,并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老师评价说 ,这些中国来的学生学习刻苦 ,对管理流程有创新 。而当时的日本媒体也纷纷报道 ,中国有高尔夫球场了 ,这显示了中国的开放 。
         球童培训的先行者
         同年12月 ,王佐芬从日本学成归来,回到开业刚满月的深高 。她首先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同时结合当时深高的实际情况 ,决心培训和带好一批球童 。而她这一干就是24年 。
         在球童培训上 ,她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结合球场的实际情况 ,创新思维 ,从礼仪礼貌 、业务知识 、高尔夫规则等诸多方面对球童进行严格培训 ,做到服务动作规范化 ,培训后考试上岗 。对在岗球童 ,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 ,进行规范 、监督 、考核 、评价 、激励奖惩 。
         拿激励来说 ,采取口头评价 、书面评分单相结合 ,设立球童评分好中差投票箱等多样化评比方式 ,评出每月最佳球童 、最差球童 ,给予相应的奖惩 。
         她要求球童在服务时要做到十个点 :笑容甜一点 、举止美一点 、业务精一点 、技能强一点 、效率高一点 、做事勤一点 、眼界宽一点 、步履轻一点 、爱心多一点 、委屈容一点 。这看起来略显琐碎的十个点最终刻画出的是深高球童这张名片 。
         在外人看来 ,球童工作看起来好像就是捡捡球 、拿拿杆 、推推车那么简单 ,其实 ,当好一名合格的球童很不容易 。出去全副武装 ,回来全身汗汪汪 。既要有良好的体能还要有必备的专业水准 ,甚至礼貌礼节的强化都不亚于空姐 。从1998年起 ,为了使这支占球场人数三分之二的娘子军成为业内服务的旗手 ,她大胆创新 ,实施了动态管理机制 ,制定了层层把关的考核细则 ,按能力和业绩把球童分为A 、B 、C三级 ,做到日总结 、周讲评 、每月产生一名服务之星 ,真正做到了能者上 、平者让 、庸者下 ,极大地调动了球童文明优质高效服务的积极性 ,使球童真正成为球场的另一道风景 。
         为深圳对外宣传 、招商引资多引金凤凰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引进了大批的外资企业 ,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高尔夫运动在珠三角 、长三角 、京津等地区的快速发展与这些区域外资企业在全国所占的比例有相当大的关系 。研究资料表明 ,一个地区的高尔夫球场越多,这个地区的外资企业往往也越多 。高尔夫球会为一个地区招商引资起到筑巢引凤的促进作用 。
         王佐芬就认为 ,高尔夫是个特殊的行业 ,每天接待服务大批来自国内国际不同层次的客人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良好的运动环境 ,更重要是有精诚服务的理念,这个度一定要把好 ,这种服务要跟上 ;深高是全国一流的球会 ,我们球童部要做深高的部门第一名 ,我们的工作要做到精诚服务 ,创造佳绩 ,回报社会 。
         事实也的确如此 。
         2005年VOLVO中国公开赛在深高举行 ,作为中国的国家公开赛 ,同时也是高尔夫欧巡赛 、亚巡赛联合赛事 ,这项赛事能否顺利 、圆满举行对深圳的形象有很大影响 ,深高责任重大 ,对深高的球童而言 ,这既是莫大的荣耀 ,也是前所未有的考验 。她们不单是代表深高,更是代表整个中国的高尔夫形象 。4天下来 ,她们没有让人失望 。赛事的成功举办把深高推向了世界高尔夫的舞台 ,把深圳开放 、健康的形象展示在全世界面前 。
         不仅如此 ,深高在促进招商引资、提升深圳城市品位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韩国总统来了 ,菲律宾总统来了 ,泰国总理来了 ,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来了 ,各国政商要人 、社会名流每年要来几百人 ,他们无不对深高球童的服务水平赞赏有加 ,对深高 、深圳流连忘返 。
         而这些 ,同样离不开王佐芬和她的姐妹们的不懈努力 ,精益求精 。她说 ,我们深高1000多名会员有很多是驻港 、驻深跨国企业 、金融财团的老板和高管人员 ,我们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服务 ,使他们工作之余能够得到身心健康的体育锻炼并从中进行商务交流 ,让他们热爱深高 ,热爱我们这座城市 ,吸引更多的投资人来深圳投资 ,这是我们应该承担的对这座城市的责任 。
         目前深高的多数球童都掌握了英语 、日语 、韩语等基本业务语言 ,能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服务 ,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深圳 。
         为中国高尔夫发展而努力
         20多年来 ,王佐芬培养出来的球童数不胜数 ,桃李满天下 。当年的球童有的成了球会总经理 ,有的成了高尔夫赛事总监 ,担任球会管理人员的更是数不胜数 。她制定出的一整套球童管理制度也已成为深高这所“中国高尔夫的黄埔军校”经典教材 。原中国高尔夫球协会主席荣高棠先生曾称赞她是“中国高尔夫第一球童长” ,可谓实至名归 。
         每年都有很多球会同行前来取经 ,她都很热情地交流经验 。她说 ,有交流才有发展 ,才能促进深圳乃至中国高尔夫的发展 ,这是我很乐意做的事 。而当下属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另作选择的时候 ,她也给予鼓励 、支持 。在她看来 ,人才需要流动 ,为其他刚刚起步的球场培养人才就是对中国高尔夫作贡献 。
         除了球童培训 ,在高尔夫球车库 、高尔夫球包存放室的管理上 ,同样有很多球会同行慕名前来学习 。王佐芬严格要求 ,厉行节约 ,注重高尔夫球车的保养 ,这样既培养了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 ,又节约成本带来了经济效益 。在同行业其他球会的球车只能使用三 、四年的情况下 ,深高的球车使用寿命却能长达八 、九年之久 ,不能不让人深为钦佩 。这正应了那句话 ,管理出效益 。
         在深高的球包室 ,存放着数以千计的会员球包 ,为使工作有条不紊 ,王佐芬多次出谋划策 ,改进落后的管理办法,创新姓氏性别列队排序 ,采用分门别类法 。这种方法既方便客人 ,又便于管理 ,受到大家的好评 。该管理办法在全国众多球场推广和应用 。
         王佐芬在深高一干就是24年 ,当初和她一同去日本学习的同事们都相继离开了高尔夫这一行业 ,而她却一直钟情于高尔夫 ,在深高工作的这20多年 ,她从未想过离开高尔夫 。她说 :“我从不知道高尔夫是什么 ,到了解高尔夫 ,到学习高尔夫 ,再到管理高尔夫 ,这是一个很值得回味和留恋的过程 。作为深高人 ,作为深高的第一批员工 ,我有一种责任感 。我热爱高尔夫 ,它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我是从一个小白球开始慢慢地了解高尔夫 ,了解了高尔夫的流程 、运作以及球童的礼仪 、服务 ,直至高尔夫活动的策划和运作的 。”
         球童口中的“王姐”
         对高尔夫事业王佐芬是充满热爱的 ,对她的同事们 、球童们 ,她同样是充满着关爱 。每周的例会 ,既是总结 、布置检查工作 ,又是关心了解球童业余生活的好场所 。此外她还不定期组织部门活动 ,丰富球童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每年 ,她都会组织全部球童一起吃“团圆饭” ,和球童们一起聊家常 ,谈生活 。球童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王姐” ,她也像妈妈 、大姐一样关心球童 。
         2007年,球童闫庆玲遭遇交通事故 ,这突如其来的不幸 ,让王佐芬急在心里 ,在危险期那几天 ,不管是白天还是凌晨 ,王佐芬天天往医院跑 ,关心她病情的发展和治疗 。回到单位 ,她组织募捐 ,并带头捐款 ,把深高大家庭的温暖送到闫庆玲的身边 。
         2008年 ,四川发生地震 ,她带领部门员工积极捐款给灾区 ;同时 ,还召集家在灾区的球童 ,关切地询问家庭受损情况 ,为她们捐款 。
         类似这样的事不胜枚举 ,每次别人谈起这些 ,“王姐”都说不值一提 ,理所应当 。
         多年来 ,王佐芬对球童们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的关心 ,球童们看在眼里 ,记在心上 。球童们说 ,有这样的好领导 、好姐姐 ,我们感觉到了出外打工的温暖 ,很珍惜这个拥有爱心和凝聚力的集体 。
         舍小家顾大家
         王佐芬深爱着球场 ,爱着这里的一株草 ,一棵树 。有一次深圳遭遇八级强烈台风 ,球场上有上百棵大树倒下 ,她不顾风雨泥泞 ,组织部门员工 ,和其他部门人员一起顶风冒雨清理球场 ,足足在球场抢修了8个多小时 ,此时的她却是抱病而作 。事后她说 ,当时只有一个想法 ,就是希望球场尽快恢复正常 。虽然台风让20多颗大树翻折了 ,但深高是深圳地区台风过后第一个恢复营业的球场 ,客人们对此称赞连连 ,这让她很欣慰 。
         她自言对家庭亏欠很多 ,没能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家人身上 。深高地处市区 ,一到周末和节假日便人满为患 ,是球场最忙的时候 ,一年算下来 ,她的周末和逢年过节几乎都是在球场度过的 ,难得与家人在一起 。丈夫和女儿平时上班上学 ,逢周末却很难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舍小家顾大家 ,在她这里都已很平常 。她把人生最宝贵的时间奉献给了高尔夫 ,奉献给了社会 ,把对高尔夫的热爱化为这日复一日的点点滴滴 。
         多年来 ,王佐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体验工作的快乐 ,形成了深高是我家 、我家是深高的价值观念 。正是有她这样的老员工 ,才使任劳任怨 、兢兢业业潜移默化形成深高自己的企业文化 ;有她这样的高尔夫人 ,深圳的高尔夫 、中国的高尔夫才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 ;有她这样的新深圳人 ,深圳也必将继续创造辉煌 ,谱写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