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藏 游 记(上)
发布日期:2009/8/21 | 浏览次数:9629 来源:
娄 红/集团计财部副部长
酝酿已久
、梦寐已求的青藏高原之旅终于成行
。怀着好奇
、渴望
、挑战,还有那么一丝忐忑的心情踏上了西去的旅程
。
林芝留憾
7月11日
,从成都飞往林芝
。没有哪次旅行有这次上心
,出发前功课做得尤其多
:网上搜资料
、看攻略
、反复斟酌路线
、暂停锻炼
、配置高原装备┅┅自感准备如此充足,却还是应了那句俗话:计划赶不上变化快
,飞机尚未落地
,12岁的女儿就开始不舒服了
。起初以为是头天赶夜路所致
,心情还很放松
。没想到
,汽车还没驶出机场多远
,女儿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开始发烧了
。心情立刻紧张起来
,无暇顾及车窗外的青山绿树和无限风光的尼洋河
,只祈祷女儿快快药到病除
。经援藏医生的检查
,女儿是扁桃体发炎
,需马上输液控制
。虽说林芝是“西藏江南”
,但也是海拔2900米的高原江南啊
。我不敢怠慢
,毫不犹豫地取消了在林芝的所有行程
,三天陪着女儿往返于医院和宾馆之间
。波澜壮阔的鲁朗林海
、娇艳绽放的色季拉山杜鹃花
、神秘雄伟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以及我最期待的“中国最美的雪山”之一南迦巴瓦峰的峻美雄姿都成了此次旅行的遗憾
。
不过
,遗憾之外也有小小的收获
。在这里
,我只介绍一种在林芝特有的动物
,猜猜是什么?不是牦牛
,也不是羚羊
,更不是某种凶猛的野兽
,而是林芝各村庄随处可见
、自由自在的猪
。这种猪是林芝独有的品种
,当地人叫藏香猪
;又因为它们一直游走在草地间
,外地人管它们叫“走地猪”
,黑色皮毛的和野猪一样,但是个头儿长不大
,比野猪小多了
。听说当地人都给自家可爱的小猪取了名字
,每天只要呼唤名字
,小猪就会回到各自的家
。
尼洋河的述说
7月14日
,从林芝乘汽车去拉萨
,沿着尼洋河溯流而上
。女儿的病情终于有所好转
,带着忐忑不安的心
,怀着对圣地的向往
,我们踏上了去拉萨的路。一路上看到最多的是在藏区各山
、河
、路口
、寺庙、民舍等处
,悬挂着印有经文图案成串系于绳索之上的小旗
,这一面面小旗在藏语中称为“隆达”
,我们习惯称“经幡”
。 进藏后才知道其实经幡是有讲究的
,一是它由5种颜色组成且各种颜色是固定的
,不能随便创新
;二是每种颜色的排列顺序是严格规定的,依次为蓝-白-红-绿-黄,不能有任何差错
。五种颜色的排列形式分别对应着大自然物质存在的立体排列形式
:蓝天-白云-火焰-绿水-黄土
,象大自然中天地不容颠倒一样
,这五种颜色也不容错位
。
在尼洋河中下游的一个岔口
,我们拐进了巴松错
,路上风景陡然一变
:低矮的灌木丛被山上一片片密密麻麻的参天古树所取代
,这是西藏少有的风景
,每棵树都在三四人高以上
。远远望去
,山下林木青翠
,山腰枝叶泛黄
,山顶白雪皑皑
,再配上蓝绸般的湖水
、白锦似的流云和湛蓝的天空
,置身期间久久不忍离去
。这里好象是著名的九寨沟
,虽然没有九寨沟秀丽
,但比九寨沟多了一份气势
。蓝蓝的巴松错湖
,风一吹便泛起点点波纹
,倒映在湖面的远山白云蓝天在波纹里模糊了
,风静后又清晰起来┅┅湖中间有一座小岛
,岛上有一个寺庙
,是藏传佛教中红教圣地宁玛派古寺,与藏传佛教中其他教派不同的是红教的喇嘛可以结婚
。
在尼洋河中游
,有一块形如四方印章般的天然巨石矗立在激流中央
,大石上端屹立着一棵四季常青的松树
,大石南侧山体陡峭
,北侧则是郁郁葱葱的灌木丛林
,景色神奇而又壮观,这就是尼洋河的著名景观——中流砥柱
。
尼洋河的源头在米拉山下
,是一条很小的河
,与其说是河
,不如说是一条小溪
,实在很难将这条小溪与之前看到的大河联系起来
,这就象是长江与其源头陀陀河一样吧
。由于海拔高和印度洋的气流原因
,当我们走过5013米的米拉山口之后
,抬眼望去
,绿色已经消退
,荒凉占据了每个山头
。同样发源于米拉山的拉萨河
,在山的那端没有了尼洋河翡翠般的清澈透亮
。
翻过米拉山
,顺着拉萨河而上
,到达拉萨城的时候已是晚上8点多了
。或许是一路劳累
,或许是在米拉山口亲眼看到有人晕倒的影响
,一到住地
,我便开始了早已听说的恐怖的高原缺氧反应——头疼
、恶心
。
神秘的拉萨
7月15日
,游拉萨
。清晨一觉醒来
,我居然没有高原反应了
,很是惊讶自己的高原适应力
。于是
,我们一行神清气爽地开始了一天的旅程
。
很多人认识拉萨是从布达拉宫开始的
,我们也不例外
。布达拉宫是拉萨乃至西藏的象征
。布达拉宫位于拉萨的红山上
,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
、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
,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布达拉”是梵语译音
,译作“普陀罗”或“普陀”
,原指观音菩萨所居之处
,公元641年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
,欣喜之中
,为公主建造了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宫宇叠砌
,迂回曲折
,同山体有机融合
,主楼13层,自山脚向上
,直至山顶
,远处是起伏连绵的群山
,拉萨河宛如一条柔和的绸缎静静地环绕着它
。
经过严格的安检后(布达拉宫实行限人限时和实名制参观)
,通过厚实的围墙通道
,我们从东门进入参观
。一进门就看见院内各种奔放的鲜花
,特别是碗口大的橙
、黄大理菊最夺人眼目
。我们沿着台阶向上攀登
,由于拉萨海拔近3700米
,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70%
,我们一行不敢快步走
。即使这样
,没走几个台阶
,体力尚在恢复中的女儿已经大喘粗气
,一屁股坐了下来
。
布达拉宫是达赖喇嘛的冬宫
,主要由东部的白宫(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地方)
,中部的红宫(五世至十二世达赖喇嘛的灵堂和各类佛殿
,主要从事宗教活动的地方)及西部白色的僧房(为达赖喇嘛服务的亲信喇嘛居住的地方)组成
。在红宫前还有一片白色的墙面为晒佛台
,这是每当佛教节庆之日
,用以悬挂大幅佛像的地方
。
在布达拉宫
,为了表示尊敬
,游人不允许戴帽子和墨镜
,并严禁拍照
。走进宫里
,光线开始暗了起来
,我们沿着回转的过道一层层参观
。旁人开玩笑说
,以前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能进入
,哈
,现在大家都成了四品官了
。
在宫里
,最让人震撼的不仅仅是那份庄严
、神秘
、肃穆和沉重
,更多的是一种历史沉淀下来的沉重感觉
。低矮的通道,金壁辉煌的殿堂
,栩栩如生的雕塑
,无处不在的长明灯
,消散不尽的酥油味
,斑驳的木头
,绚烂的壁画┅┅这是一个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世界
,只有真正置身其中的时候
,你才会发现原来历史是可以留住的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宫墙书架上整齐摆放的上千卷手写经书
。摇曳的酥油灯下散发着书香气息的经书
,是历代喇嘛修行的依据,他们在岁月的流转中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如今
,只有它们还静静地躺在架上
,记录着岁月的痕迹
。
在布达拉宫
,你会觉得黄金最不值钱
。到处可见金身的佛像以及金塔
,金子和宝石在布达拉宫是一般的饰品
。与其它地方寺庙不同的是
,在西藏的寺庙里
,捐钱是可以找钱的
。如果你只想捐一块,而手里又只有十块的话
,你可以在捐钱的地方自己找回九块钱
。在布达拉宫
,随处都可以看到藏民一面口诵经文
,一面填加灯油
,用头顶礼每一尊佛像
。我们被这里的氛围所感染
,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张张小额纸币
,平放在每尊佛像前的供桌上
,以表达我们的虔诚之意
。
因为进宫参观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三十分钟
,我对藏传佛教又知之甚少
,加上有些殿堂还未对游人开放
,我懵里懵懂地参观完
,带着很多的迷惑和不舍走出了布达拉宫
。
站在布达拉宫广场,仰望巍峨屹立的布达拉宫
,我想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觉
,可是搜肠刮肚都没找到合适的
,真的是有种难以置信的感觉
:在海波3700米的高度
,人们的正常呼吸都受到影响
,而700年前没有现代化的起重设备
,在山上修建这样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
,难度可想而知
。宫殿的墙是用简单的不规则的大石头砌起的, 墙面的白色(红色)只是用石灰水从上往下倒涂而成
,外观可以看到的深褐色的装饰其实是为减震和通风而设计的
,它是用当地常见的一种白茅草捆在一起然后用木条或石条压紧而成
,外面再涂上染料
。可见
,雄伟不一定需要华丽砌成
。
布达拉宫山下有一排长长的转经筒
,我们乡随入俗
,跟着藏民顺时针从左向右转圈
。这些经筒的表面都刻着六字真言
,经筒内部有的放着经书
。藏传佛教的教律认为
,凡转动经筒一回
,等于将筒内的经文诵读了一遍
,可积累功德
。没转几个
,我的胳膊就酸了
,看着那些极端虔诚
,不停转圈的信徒们
,内心油然而生敬意
。
距布达拉宫3公里的拉萨河畔
,有一座古木参天
、花团锦簇的园林
,这就是罗布林卡——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
,俗称西藏的颐和园
。园内古老的苍松翠柏层层叠叠地遮掩住几幢宫殿
。罗布林卡的文物远没有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丰富
。游人最多的是新宫——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宫殿
。新宫的外观一般
,宫殿里面却非常奢华
,除了特有的藏式装饰外
,还有很多西洋设备
,如宽大的浴缸
、现代淋浴设备等
,都是当年英国政府提供的
。室内陈设基本维持上世纪50年代的原状
,就连墙上的钟
,时间都定格在上午8:59——14世达赖喇嘛1959年出逃前离开最后住地罗布林卡的时间
。
大昭寺位于布达拉宫的东面
,是拉萨的著名寺庙和藏传佛教的最高学府
。还未走到大昭寺
,一股酥油燃烧后散发出的浓浓香味扑面而来
,广场上挂满了洁白的哈达与印有经文的五色经幡
,寺前两个大大的香炉里烟雾缭绕
,清香的烟火悠悠直上
,飘向天空
;一排排虔诚的朝圣者不停地行着五体投地的磕头礼
。很早就知道大昭寺是藏传佛教的圣地
,在藏民中
,流传有“先有大昭寺
,后有拉萨城”之说
。如果不是亲眼目睹
,是无法感受大昭寺在藏民心中的神圣地位的
。
藏语中
,大昭寺意为“存放经书的大殿”
。现在的大昭寺经历代扩建形成了四层规模
:一层供奉文成公主带去的释迦牟尼像
,二层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三层为天井
,四层有四座金顶
。殿内虽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宽敞与豪华
,但显得格外庄重
。殿内中央是能容纳100多名喇嘛诵经的经堂
,门厅右侧是反映文成公主入藏的大型壁画
。
八角街紧挨着大昭寺
,是拉萨有名的购物街
。据说
,八角街最初是由环绕大昭寺转经的朝圣者们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踩出来的
。街上有转经的信徒
、磕头的朝圣者
、悠闲自在的游客
。我们顺着转经的人群顺时针方向游览
,满街的各种藏饰品琳琅满目
,令人目不暇接
。不过老实说在这里买东西是相当“痛苦”的
,“痛苦”之处在于完全不知道东西是真是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