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化无形于有形的艺术 ——参加“管理的四个魔法球”培训有感
发布日期:2019/11/12 9:31:50 | 浏览次数:10718 来源:祝高玲/集团经营管理部管理,化无形于有形的艺术
——参加“管理的四个魔法球”培训有感
祝高玲/集团经营管理部
2019年9月初 ,集团人力资源部组织了远航计划首期培训——“管理的四个魔法球” 。培训采取理论+实战的方式 ,从四个魔法球理论开始 ,到管理岗位经常会遇到的6类情景实战 ,老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 ,将无形的管理总结为一些有形的原则或方法,获益良多 。个人思考和体会如下 :
一 、四个魔法球的真面目
培训伊始 ,四个魔法球揭开神秘的面纱 ,他们分别是情境(分析) 、目标 、决策 、复盘 :一是情境基于调研 ,没有调研 ,就没有发言权 。情境分析的目的是“厘清现状 ,界定问题” ;二是设定目标 ,强调预见更多可能性 ,并提出了“没有预见 ,就没有领导”的观点 ;三是做出决策 ,没有最好 ,只有更优先 ,因为管理没有唯一解 ,只有“相对更优先”的决策 ;四是复盘 ,通过持续的行为优化与沉淀完善 ,螺旋式反思带来螺旋式进步 。
(一)四个魔法球与戴明环(计划 、执行 、检查 、处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各有侧重 。分析如下 :一是情境与目标实质上是将计划做了分解 ;二是决策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环节 ,被单独提及 ;三是通过复盘 ,合并了检查和处理两个环节 。
(二)个人对魔法球中四个管理要点颇有感触 ,扩展如下 :
1.情境分析是所有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础 ,从情况摸底 、方案拟定与比较 、决策依据 、风险管控等多个方面需系统性思考 ,为领导决策提供丰富 、全面的信息 。
2.目标与决策中 ,培训老师所提出来的关注点 ,“预见”和“相对优先决策”值得付诸实践 :一是对于管理者而言 ,决策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 ,对于结果的预见性 ,以及决策模型 、决策思维的掌握程度 ,往往取胜在毫厘之间 。毕竟 ,大多数管理行为并无唯一解 ,如何在众多备选方案中选取最优 ,或依据情境做出当下最好的决策 ,是管理者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体现 ;二是人类是感性与理性并存的动物 ,感性是天性 ,遇事最快反映的是感性 ,而理性是经过长期人类社会沉淀下来的 ,决策最重要的是秉持理性 ,克服感性因素 ,即克服人类的天性 。因此 ,决策力并非一朝一夕之间轻易获得 ,而是需要经过实践积累 、用心观察与分析 ,逐步构建自己的决策模型 。其中 ,积累是为了提升“预见性” ,决策模型是为了实现“相对优先决策” 。例如 ,查理•芒格通过跨学科学习,掌握了基础学科的重要理论及模型 ,并通过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模型 ,把自己训练得更加客观 ,这样在考虑问题时就能超越比自己聪明得多的人 。
3.复盘是集团各级领导反复提及的流程之一 ,重大工作之后必须复盘 ,从复盘中总结经验 、提升能力 ;对于亟需积累工作经验的我们来说 ,复盘是很重要的途径 。例如 ,猎豹移动联合创始人兼CEO傅盛在初入职场 、进入360公司的时候 ,第一次跟周鸿祎开会时 ,周鸿祎讲了大概两个小时 ;而那个会议纪要 ,傅盛写到半夜三点 。通过不断的去琢磨 ,为什么他要这么讲 ,不断地去想 、去提炼 。最终呈现的结果 ,不仅是一份包括摘要 、纲领和内容的纪要 ,体现了傅盛对于工作的认真态度 ,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的整理 、提炼 、反思 、深入思考的过程是一种学习和复盘 。从此以后,只要有傅盛参加的所有会议 ,周鸿祎都让他做会议纪要 。
二 、情境案例
本次培训共包括6个情境案例 ,分别是目标的驱动 、已有所延误、任务的授权 、纠结的考核 、不满的处理 、指令有分歧。案例揭示的都是在实践中比较容易出现偏差的管理原理 。情境分析采取的是“实战模式” ,即将自己化身为某个公司中的具体岗位 ,并从该岗位面临的实际情况 ,于备选方案中做出个人认为“最优先”的决策 。
(一)学习体会 。通过情境分析 ,体会如下 :一是在各类现实的压力之下 ,管理动作很容易变形 ,因为老师会从各个角度 ,包括理性角度 ,感性角度 ,甚至世俗角度进行施压 ,还会列举出各种案例进行发散思维 ,考虑得多了 ,管理的目的就不纯粹了 ,容易顾此失彼 。因此 ,保持管理的“初心” ,在工作中秉持企业文化的原则 ,非常重要 ;二是各类管理决策都有相关的依据或考量 ,在秉持原则的基础上 ,一定需要结合当时的情境 ,时者 ,势也 。
(二)案例总结 。6个情境案例 ,总结如下 :一是企业内部的目标分解 ,以部门组织指标为依托分解至个人并充分沟通 ,公司内每个小组织的目标都应向整体目标看齐 ;二是在重要工作已出现延误的情况下 ,根据团队能力分情况处理 ,给予工作指导或支持 ;三是任务授权时 ,应遵循“6步法” ,表达信任 、说明目标 、给予权限 、征询做法 、提供协助、检核成果 ;四是员工的绩效考核中 ,应以岗位要求和考核指标为衡量标准 ,立足于员工现时的工作表现 ,给予公正的评价和绩效辅导 ;五是对于员工的不满情绪 ,管理者应保持“Open Door”的沟通文化 ,给予倾听 ,并作为企业文化的宣导者和公司制度的执行者 ,分情况处理 ;六是领导之间工作指令有分歧时 ,在维护公司利益的基础上 ,秉持职业操守和专业判断力 ,推进工作 。
三 、后记
短短的培训结束了 ,长长的工作却远没有尽头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培训得到的领悟与体会 ,仍需不断内化于心 ,才能在工作中实现应用 ,外化于行 。培训体现了集团对于员工的关爱 ,也是集团“共济共创共享”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作为员工受到激励与鼓舞 ,将不断提升自我 ,与集团共同成长 。